文明创建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生工作 >> 文明创建 >> 正文
要防疫,更要防骗!
日期:2020-05-20      作者:      来源:轨道交通学院      点击数:

这是一个众志成城、共度时艰的春天。

这是一场匹夫有责、全民投入的战疫。

在当前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,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实施电信网络新型诈骗的行为也不断增多。在家防范疫情的同时,也要时刻警惕各式各样的诈骗,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防范花式诈骗呢?

防范花式诈骗小新招

1.通过虚假售卖防疫物资进行诈骗:不法分子通过社交软件、二手交易网站、微信朋友圈、微信群等渠道发布虚假信息,声称可出售医用口罩、护目镜、酒精、消毒水等防护用品,收到钱后直接开溜。

风险提示:提醒广大群众,购买口罩、消毒液等医用防护品,一定要上正规平台!不要相信陌生人口中所谓的“特殊渠道供货”、“国外代购”等信息,更不要通过微信、QQ等方式直接转账,这样不但容易上当受骗,即使买到货物也很难保证质量。



2.利用“献爱心”捐款方式进行诈骗:很多爱心人士想为武汉抗击疫情出一份力,不法分子利用群众这种心态通过网络、通讯工具等多种方式,冒用红十字会、民政部门、感染者本人或亲属的名义,向用户发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“献爱心”的虚假信息,利用群众的同情心进行诈骗。在此提示想献爱心的朋友要核实对方信息,武汉红十字会官方平台已公布捐助联系电话和方式,请仔细核对谨防被骗。

风险提示:提高防范意识,官方捐赠渠道一般会通过权威媒体进行捐赠路径公示,捐款捐物请认准官方捐赠渠道。



3.冒充老师骗学费:诈骗分子潜入班级家长群,通过设置与老师相同的头像和昵称,利用中午或晚上休息时间,假冒老师以疫情期间学校提前收取学费、培训费、资料费为由,引导家长们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扫描转账,并在群里上传缴费凭证截图,造成群体受骗;或者找部分家长私聊,发送虚假缴费通知,骗取钱财。

风险提示

各群组管理员要加强入群管理,设置入群验证手段,及时清理发现不相关的群成员;群内的家长和老师注意个人账户信息的保护,不随便将个人二维码或个人账户等金融敏感信息公开在互联网上;家长们务必要提高警惕,缴费要认准学校、老师的真实身份,主动去官方验证缴费通知的真实性;缴费前要和学校、老师通过电话联系等方式进一步确认,不向陌生人账户打款;一旦发现被骗,要留存证据,及时通知群内其他成员并报警。



4.网上找兼职被骗:今年2月27日,张同学在赶集网.上找兼职,上传了自己的简历和联系方式。之后,有人用qq跟她联系,声称可以提供平台做兼职,并发给她一个卖碧玺的返利商城网址,让其刷单。她就用扫描网站上二维码的方式支付了7017元,不料对方让其继续刷单,她才发觉被骗。

风险提示:刷信誉兼职存在很大的风险,虚拟交易中极易发生在本金支付后被骗的情况,而且虚拟刷信誉本就是违法行为。



5.套取个人信息进行诈骗:今年1月3日,李同学的朋友用qq发信息给他,说是在网上购买手机但厂家没有货,需要借他的银行卡进行退款。他就把自己的银行卡照片发给对方,之后对方又说要他的身份证、银行卡及手机验证码。他没有考虑就全都发给了对方,随后就收到短信说他的银行卡被扣了2000 元。直到朋友打来说自己的qq被盗,他才确定被骗了。据民警介绍,在兼职及免费送各类礼品活动中,骗子以入会或填写信息表等理由套取学生的银行卡、身份证、手机号码及验证码等个人信息,转账骗取钱财。

风险提示:只要涉及找你要验证码的电话,或者非正式网银银行网页填写验证码,一律为诈骗。守住网银验证码,就守住了钱袋子。



骗子使用的诈骗手段多种多样,电信网络诈骗作案手段不断翻新,无论骗子如何花言巧语、危吓恐吓,最终目的都是骗取钱财,因此在面对网络电信诈骗要“不听、不信、不汇款” ,做到六个“一律”:

(1)接电话,遇到陌生人,只要一谈到银行卡,一律挂掉;

(2)只要一谈到中奖,一律挂掉;

(3)只要一谈到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的,一律挂掉;

(4)所有不确定的链接,一律删掉;

(5)微信、QQ上的人要借钱应急的,打电话给他本人或当面核实前,一律不转账和汇款;

(6)一提到“安全账户”的一律是诈骗,坚决不信。



防骗绝招:绝不能有贪念!做到绝不贪任何小便宜,任何小利绝对轮不到我们,凡是与钱有关的交流都必须一百个谨慎!


陕ICP备16020269号-1号    Copyright2005版权所有 bet356官网在线登录 - bet356t体育亚洲网页版
技术支持:西安博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